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颜值即正义”适用于艺术圈吗?

作者:广州禾一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4-27 00:00:00






如今,颜值经济已渗透至市场的方方面面,“看脸”早已不再限于人们对他人长相判断的专属语境,而是延伸至生活的每个角落。
大众对颜值的追求是否已经支配了艺术?
“颜值即正义”的口号在艺术界也同样适用吗?
 


2022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现场

数字艺术主题展区



社会心理学家曾提出了“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the Halo Effect)——人们倾向于认为长得好看的人除了长相之外还有其他积极的品质。
而艺术同理,好看的艺术作品同样被认为更有价值并且具有更多内涵。
也就是说,好看的艺术品也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喜爱。


2022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现场

当代雕塑主题展区


 

晕轮效应是人们观看艺术作品时的第一感官体验,也可以理解为视觉效果在还未深入了解作品所赋予的内涵之前,人们对其想象全部基于干涩的文字说明与鲜明且具体的外观,沉浸式艺术体验的火爆便是这个道理。



2022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现场

公共艺术主题展区

 


因此

公共艺术作为面向大众群体的艺术类别

更是要求颜值的出众



2022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现场

公共艺术主题展区


不仅如此

公共艺术与大众也是一种共生共息的关系

它作为城市的一种特殊建筑/空间

以其自有的艺术性

为大众的生活增添不可替代的

艺术温度和情感归属



例如,芝加哥千禧公园的

“云门”


卡普尔《云门》 



它是公认的最成功也最典型的公共艺术空间

人们在这颗硕大无比的不锈钢“腰子”下边往复穿行

抬头看到自己和他人在不同角度的镜像

宛若进入哈哈镜馆的孩子,兴奋不已

这虽然也是一座雕塑

但你可以接近、可以触摸,还可以和它互动

也因此产生不同的心境

无论游客还是市民

都可以通过“云门”迅速捕捉到这座城市的脉动



卡普尔《云门》 



天津的高颜值公共艺术空间

格调艺术馆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停、可观、可歇、可交互的场所

成为了天津新晋的文化地标


格调艺术馆



27000㎡的空间能造多大的梦?

或许

TX淮海

能给你答案



TX淮海,图片来源:网络



这里融合了创新体验零售和沉浸艺术

青山周平参与设计

美感与实用并存

在川流不息的百年淮海路注入潮流DNA

TX淮海用艺术+商业的模式

重新梳理“人、货、场”



TX淮海,图片来源:网络



粉色的火烈鸟

黑白条纹的斑马

深黄色的猎豹

竟然可以出现在一座公园里

这就是

洛克公园北新泾馆




洛克公园北新泾馆,图片来源:网络



出色的空间利用

亮眼的颜色搭配

俏皮的“动物园”设计

让公园成了人们找到心中童真的归属地

这里成为了网友们争相打卡的网红圣地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感受到

艺术带给城市的温度



洛克公园北新泾馆,图片来源:网络



公共艺术也体现着社区的温度、色彩、情感和活力

比如

“暖亭”(向东社区之家)





“暖亭”以“暖”字为出发点

使用亲和温暖的白色、木色以及温暖的灯光

使其更好地融入社区居民的使用

形成有温度的社区归属空间

是目前上海第一座“白色清水” 建筑

为社区居民提供更有参与感的文化与交往空间





同样发挥“艺术便民”功能

存在社区的

徐渭艺术馆

正在建立一种新的空间表达

以此联结以传统民居小尺度为主的周边建成环境



徐渭艺术馆正在逐渐融入当地的社区生活之中
图片来源:雷坛坛
参观者排队进入徐渭艺术馆
图片来源:雷坛坛


徐渭艺术馆



当然,与市民产生联动的公共艺术

不仅局限在

如公园、美术馆、社区、商业综合体等

各类生活空间

还有各种艺术盛事


比如

一场公共艺术博览会




超过两万名专业观众和艺术爱好者

来到展会现场

近距离享受公共艺术



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现场



疫情之下,他们珍惜每一次线下看展的机会

也珍惜每一次与创作者面对面交流

他们分享观点、碰撞思想

共同热议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路线

他们就作品承载的内容侃侃而谈

交换见解

他们同样也惊叹于公共艺术的各种新的表达方式

并结合自己的需要寻找着合作契机



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系列活动

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现场



公共艺术是最能突破边界的艺术

他不会被奉于高台之上

或隔离于围栏之中的博物馆、美术馆

而是一种服务于公众和社会的艺术类别

可以承担社会的内部功能

为喧闹的城市提供“沉思”的空白空间

也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情感交流的契机

而品质与颜值并存的公共艺术作品

不仅仅是视觉的“归属地”

更是实实在在的心灵的“乌托邦”





2022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2022年12月1日-4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数字艺术

公共艺术/当代雕塑

装置艺术/美陈

建筑与环境艺术

美学空间

五大展区与您再相约




                                    

#更多信息也可添加官方联系人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好友



文章推荐
公共艺术,城市发展的新解法! PAF艺术库| 青年艺术家李基涛: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一座好玩的城市,会让你不自觉的放下手机! PAF现场 | 哇哈气模,给空间输入能量 活动回顾·论坛篇 | 第二期艺商往来精彩合集(2) 活动回顾·交流篇 | 第二期艺商往来精彩合集(1) PAF艺术库 | 90后艺术家王嘉成 PAF艺术库 | 黄鹿:赋予空间生命力的花艺装置艺术家 急需治愈力的时代,花艺装置将成商业空间破圈法宝 开幕现场|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在高德冬广场JAM SPACE开幕了! 新展明日开幕 | 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展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德国篇 PAF专访 | 暨南大学郑晓君:创作永不设限! 关于疫情下的艺术行业,我们替艺术从业者问了这几个问题! PAF专访 | 兰一:公共艺术创作需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发生关系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西班牙篇 就在广州,一场好玩又出片的艺术展12月1日开启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法国篇 艺商往来第二期 | 体验时代,如何打破艺术与商业的边界?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美国篇 PAF专访 | 青年艺术家D:艺术家的创作与空间、观众是一种动态协商的过程 专访 | 孙虎:公共艺术不仅是自然的艺术化,更是艺术的自然化 观点 |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 专访 | 潘奋:进驻大自然的公共艺术,将绿化变为文化 广州市规划委员会新成立建筑环境与公共艺术专业委 PAF专访 | 王中:公共艺术从来都不是妥协的艺术! 跨界联动 | “艺商往来”助推艺术与商业协同发展 公共艺术,构造新型乡村文化空间 广州落地湾区首个元宇宙政策、成立200亿元宇宙基金……产业有哪些新风向标? 数字艺术产业为什么在2022年集中爆发? 把公共走道“写”成诗,艺术家的脑洞太BIG了! 这位80后艺术家的奇思妙想,都在作品里了!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大众对公共艺术发展有新要求! 后疫情时代,如何借力公共艺术扛过“疫情大考” 山东卡尔 | 这些“魔性”的动态雕塑,神奇又“治愈” PAF专访 | 夏天:技术变革时代,公共艺术将释放更多可能 在广州,赴一场公共艺术之约! PAF访谈 广东建艺公共艺术设计院 | 公共艺术正在迎来发展机遇 整装再出发 | 2022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12月1-4日开启新征程 承载广州文化强市建设新使命,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闭幕 不同维度看艺术 | 周末不想在家躺尸?来这里就对了! 全国首个公共艺术博览会今日启幕,5大主题展区联袂呈现“广州公共艺术时间” 论坛预告 | 「 城市开发中公共艺术的多重角色 」AART一间宅 × 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COPYRIGHT (©) 2017 广州禾一展览策划有限公司_版权所有.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粤ICP备2021013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