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王中 | 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活力与想象的催化剂!

作者:广州禾一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浏览: 发表时间:2021-07-30 00:00:00





“公共艺术”除了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于它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之所以是“公共”的,绝不仅仅因为它的设置地点在公共场所,而是因为它把“公共”的概念作为一种对象,针对“公共”提出或回答问题,创造公众交互的平台,对大众生活和人文精神带来富有创新价值的推动,并培育公众艺术审美和创新精神。

 

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物化的构筑体,它还是事件、展演、计划、节日、偶发或派生城市故事的城市文化精神的催生剂。

——王中


由于更注重大众的参与互动,更强调公共艺术的引发过程,公共艺术逐渐成为公共生活的起搏器随着公共艺术定位的变化以及大众对公共艺术认知的丰富,公共艺术推动艺术与自然、城市、乡村、社区、公众之间的互动也产生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广泛的合作、多维的空间延展使之超越艺术作品本体的物质形态,将公共、大众和艺术联结成一个新的领域。

 

正如费城现代艺术协会主席卡登(Janet KarDon)评价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不是一种风格或运动,而是一种联结社会服务为基础,籍由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存在,使得公众福利被强化。

 

而下面这几个案例,很形象的阐述了专家们对于公共艺术的观点。




0

1

纽约市瀑布 用艺术提振安全感

激发城市活力  重塑城市形象


911事件后, 纽约市长为了提振城市居民的安全感并唤回他们的信心,他请了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他是一位以自然元素为创作风格的艺术家,斥资1500万美元建了四个人工瀑布,其中一个在著名的布鲁克林大桥下,希望以人类的创造力重新激发城市活力,重塑城市形象。


当初在纽约市长提出这项议案时,他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毕竟1500万美金不是个小数字,当时那位艺术家还向纽约市长保证至少能给纽约本地旅游业带来5500万美元的额外收入。



如今我们看到,无数的人们涌来参观瀑布景观,景观建成四个月后就给纽约市带来6900万美元的收入。由此可见,艺术的创造力能够给一座城市带来新的动力,不仅是重振城市信心,还能促进城市发展。



0

2

泰特美术馆的太阳 温暖大众心灵

激发城市活力  感知城市温度


埃利亚松还在伦敦泰晤士河边上的泰特美术馆做了一个“太阳”,它是由几千只灯泡组成。伦敦被称为“雾都”,气候一直很潮湿,来参观的人们看到这个人工太阳后,都会情不自禁地脱掉上衣,躺在美术馆大厅的地上。



人们对太阳的想像和渴望其实就是对心灵温暖的渴求。阳光可以穿透他的肌肤,温暖他的心灵,让他想起自己的恋人、家人,仿佛徜徉在海边。

这样一个作品同样颠覆了一座城市固有的面貌,打开观众想象的翅膀,让他们重新感知城市的温度。

0

3

让人跳起舞的金色街道 DANCE FLOOR

激发城市活力  绽放城市表情


在2016年夏天,加拿大建筑师让·弗维尔(Jean Verville)在蒙特利尔美术博物馆大道上完成了一项能让市民、游客充分参与到其中的艺术。


蒙特利尔美术博物馆大道上的游人们


“DANCE FLOOR”(舞池)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城市舞台,游客和市民用不同的舞步谱写了丰富多彩的华丽篇章,为蒙特利尔美术博物馆区带来新的活力,使城市绽放出友善表情。


镶嵌金属,令人联想到锤金,这样的设计恰好呼应了蒙特利尔博物馆里庞贝遗址的展览


让·弗维尔(Jean Verville)希望蒙特利尔美术博物馆大道上可以发生各种各样不受任何现实条件的约束的有趣的故事、活动, 行人们可以观看到各种令人难忘的“表演”。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无时不刻邀请路人即兴在这个巨大的金色跳舞地板上起舞。


枯燥无味的步行街成为一个巨大的互动空间,使城市释放出愉悦感


DANCE FLOOR用镶嵌金属铺设了超过五千个脚印,令人联想到锤金,这样的设计更好的呼应了蒙特利尔博物馆里庞贝遗址的展览。建筑师Jean Verville将枯燥无味的步行街改造成一个巨大的互动空间,为蒙特利尔市中心带来亲和力,同时鼓励游客们自己规划游览线路,这也带来蒙特利尔美术博物馆的区域活力,创造了艺术都市的独特魅力。



0

4

艺术重塑时间 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经典案例

激发城市活力  建立时间对话通道



2012年,在西蓬托考古公园实现的艺术介入,重新呈现了古代早期基督教大教堂的庞大体积,该教堂位于在其六百年后建立的罗马式教堂附近。



据艺术家爱德华多·特雷索尔蒂介绍,壮观的丝网透明雕塑展示了一件当代艺术作品如何完美地融入了周围的环境,并在古今之间建立了新的沟通桥梁, 进一步保存了历史文物和考古遗产。在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该装置强烈的视觉效果、清晰的结构构建起通往当地的记忆桥梁,并将公众与时间和历史联系在一起。



它以旅游为目的,可以说是当地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新的主要资产之一。






往期回顾/Previous Articles

高孝午 | 当全世界还在模仿他的“标准时代”,他却已来到“再生”

《将一年四季搬到BIG艺术园,开启光影魔法世界》

《风口之下,公共艺术如何介入城市更新?

 ···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侵权联删









文章推荐
2023Urban Art Season -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Public Art Fair 11月17-20日 | 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呈现当代公共艺术生态 公共艺术,城市发展的新解法! PAF艺术库| 青年艺术家李基涛: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一座好玩的城市,会让你不自觉的放下手机! PAF现场 | 哇哈气模,给空间输入能量 活动回顾·论坛篇 | 第二期艺商往来精彩合集(2) 活动回顾·交流篇 | 第二期艺商往来精彩合集(1) PAF艺术库 | 90后艺术家王嘉成 PAF艺术库 | 黄鹿:赋予空间生命力的花艺装置艺术家 急需治愈力的时代,花艺装置将成商业空间破圈法宝 开幕现场|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在高德冬广场JAM SPACE开幕了! 新展明日开幕 | 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展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德国篇 PAF专访 | 暨南大学郑晓君:创作永不设限! 关于疫情下的艺术行业,我们替艺术从业者问了这几个问题! PAF专访 | 兰一:公共艺术创作需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发生关系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西班牙篇 就在广州,一场好玩又出片的艺术展12月1日开启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法国篇 艺商往来第二期 | 体验时代,如何打破艺术与商业的边界?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美国篇 PAF专访 | 青年艺术家D:艺术家的创作与空间、观众是一种动态协商的过程 专访 | 孙虎:公共艺术不仅是自然的艺术化,更是艺术的自然化 观点 |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 专访 | 潘奋:进驻大自然的公共艺术,将绿化变为文化 广州市规划委员会新成立建筑环境与公共艺术专业委 PAF专访 | 王中:公共艺术从来都不是妥协的艺术! 跨界联动 | “艺商往来”助推艺术与商业协同发展 公共艺术,构造新型乡村文化空间 广州落地湾区首个元宇宙政策、成立200亿元宇宙基金……产业有哪些新风向标? 数字艺术产业为什么在2022年集中爆发? 把公共走道“写”成诗,艺术家的脑洞太BIG了! 这位80后艺术家的奇思妙想,都在作品里了!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大众对公共艺术发展有新要求! “颜值即正义”适用于艺术圈吗? 后疫情时代,如何借力公共艺术扛过“疫情大考” 山东卡尔 | 这些“魔性”的动态雕塑,神奇又“治愈” PAF专访 | 夏天:技术变革时代,公共艺术将释放更多可能 在广州,赴一场公共艺术之约! PAF访谈 广东建艺公共艺术设计院 | 公共艺术正在迎来发展机遇 整装再出发 | 2022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12月1-4日开启新征程 承载广州文化强市建设新使命,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闭幕 不同维度看艺术 | 周末不想在家躺尸?来这里就对了! 全国首个公共艺术博览会今日启幕,5大主题展区联袂呈现“广州公共艺术时间” 论坛预告 | 「 城市开发中公共艺术的多重角色 」AART一间宅 × 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COPYRIGHT (©) 2017 广州禾一展览策划有限公司_版权所有.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粤ICP备2021013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