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艺术是一种语言,公共艺术就是公开演讲!

作者:广州禾一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浏览: 发表时间:2021-07-28 00:00:00






艺术是一种语言,公共艺术就是公开演讲。

——乔纳森·琼斯(艺术评论家

 

作为连接空间、大众和艺术的纽带,公共艺术可以直接和城市的日常生活两相融合,其艺术和社会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情趣和社会功能愈加受到重视,这是近代公共艺术得以蓬勃发展的源动力之一;此外,由于当代艺术的民主化运动,使得艺术品从博物馆、画廊中走出来,转而走到商业空间,走向公众生活。


公共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给一座城市带来新的动力,不仅是重振城市信心,让市民感受城市新的温度,还能促进城市发展。在相容和开放的场,公共艺术的亮相也愈加频繁。


比如,通过下面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好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颠覆一座城市固有的面貌,打开市民和参观者想象的翅膀。


0

1

Big Blue Bear



丹佛会议中心窗边趴着看的 “Big Blue Bear” (大蓝熊)是丹佛最出名的地标之一。春夏秋冬,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雪甚至是打雷,他都坚守在这里,帮大家窥视着会议中心里可能会发生的一切。



著名设计师Lawrence Argent设计并与2005年建造完成,想表达 “I See What You Mean” (我知道你在说啥)的理念 。


设计师表示,这高大40英尺的巨型熊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一次他无意之中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大熊,他认为丹佛的会议中心每一天都在讨论着与丹佛人民息息相关的各类问题,但其实外界并不真的清楚他们在说什么,趴在窗户边往里窥视的大熊再也适合不过了!




0

2

Cloud Gate



云门(Cloud Gate,因其外形又被俗称为“豆荚”(the Bean))是一件由英国艺术家阿尼什·卡普尔所设计的公共艺术雕塑作品,整个雕塑由不锈钢拼贴而成,虽体积庞大,外型却非常别致,,宛如一颗巨大的豆子,因此也有很多当地人昵称它为“银豆”。由于表面材质为高度抛光的不锈钢板,整个雕塑又像一面球形的镜子,在映照出芝加哥摩天大楼和天空朵朵白云的同时,也如一个巨大哈哈镜,吸引游人驻足欣赏雕塑映出的别样的自己。


 这塑像最初造价为600万美元,但在公园于2004年开幕时上升至1150万美元,并于2006年的时候变成了2300万美元(此为其最后造价)。资金中并没有包含任何公共费用,所有资金都来自个人和企业捐款。




0

3

捷克 卡夫卡头像



远远看去像是某种刚从《普罗米修斯》电影中走出的壮观布景,这是布拉格商业中心制作的动态雕塑,是来自设计捷克艺术家 David Cerny的 创意,一个硕大的金属喷泉,由若干不锈钢“切片”组成,一共高30英尺(约合9米多),重达14吨!这巨物的嘴部能喷水,而“切片”们则可以绕着中轴旋转,将自己变成一个活动的机械怪兽——但却总是有一些特定的时刻,这些“切片”将旋转到合适的角度,共同组成一颗巨大的人头!



此作品观念突出、造型独特,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并巧妙地将艺术作品融入到时代与公共环境当中。




0

4

Ali and Nino


格鲁吉亚小镇巴统(Batumi)有着两尊8米高的移动雕像,“Man and Woman”,这是由格鲁吉亚雕塑家塔玛拉(Tamara Kvesitadze)根据一本1937年的爱情悲剧小说“Ali and Nino”设计建造的。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穆斯林男孩Ali和一位乔治王朝时期的公主Nino相爱,但结局悲惨的爱情故事,有些类似于罗密欧与朱丽叶。



每天下午7点,两尊雕像会开始向彼此移动,10分钟后,两尊雕像会穿过彼此的身体,慢慢背道而驰。最后孤独的待在自己的位置,静静等待第二天的移动和相拥,每天往返如此。




相遇时,他们亲吻、拥抱……犹如一对真正的恋人。然后彼此穿过对方的身体,继续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行,直至最终分离。整个过程大概十分钟,不论春夏秋冬,这虐心的一幕每天都会上演。




0

5

曼德拉



艺术家Marco Cianfanelli为纪念曼德拉被捕50周年,在南非夸鲁-纳塔尔省的Howick,用50根黑色钢柱设计了一座曼德拉雕像。10米长的钢柱树立在一起,每根高度6米到9米不等,固定地面的混凝土基座中。从远处某个角度看,就能呈现出曼德拉的脸部形象,寓意他长达27年的监狱铁丝之后的生活,而如今曼德拉已离世,从此铭记。




0

6

纽约《扩张》


美国纽约,《扩张》。创作者Paige Bradley在阐释这个作品时写道:“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世界就好像为我们设定了一个刚好容纳我们的空间:社会保险号码、性别、种族甚至是智商的高低。我觉得人生往往被这些东西所限定,而非由内在的自己所决定。如果我们超越了这些框架,我们是否还会存在?




0

7

母亲



大蜘蛛是美国女雕塑家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的作品,高30公尺,宽33公尺,总重量6000公斤。在倫敦、東京都有此大怪。


这个大蜘蛛雕塑名为“妈妈”(Maman),作者Louise Bourgeois。一生作品无数,是20世纪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



关于这个蜘蛛雕塑,路易斯说:“蜘蛛是我母亲的颂歌。她是我最好的的朋友。像蜘蛛一样,我的母亲是个纺织工。我的家经营挂毯生意,我的母亲非常聪明,像蜘蛛一样管理着作坊。我们知道,蜘蛛是人类的好朋友,因为它吃蚊子。而蚊子会传播疾病。所以,蜘蛛帮助和保护我们,就像我的母亲。


所以,路易斯塑造的蜘蛛雕塑,表示了母亲的力量,暗喻了勤劳、哺育和保护。她一生塑造了众多的蜘蛛的形象。路易斯因为她的蜘蛛结构享誉全球,被人称为:“Spiderwoman”。



0

8

纽约《打结的枪》



一把45口径的左轮手枪的枪管被打了一个结,象征对暴力的毁灭及维持和平的重要性。这件知名的雕塑作品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创作者是瑞典艺术家CarlFredrik Reuterswärd。1993年起,这幅作品又被命名为《非暴力》,成为非盈利和平组织Non-ViolenceProject的象征标志之一,同时复制的标志雕塑也遍布瑞典、德国、法国各地。



0

9

法国马赛《旅人》



《旅人》是法国艺术家BrunoCatalano创作的一个雕塑系列,描绘了一个介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世界。这些铜像们手提公文包,穿着相近却各不一样,用艺术家的话说:想强调的不是他们拥有什么,而是他们缺失什么,取名“旅人”,更像是对现代城市工作中、工人不完整的灵魂、空洞的生活一种反馈。




1

0

台北《河马》



2004年世界动物园暨水族馆协会年会选在园内举行,当时的园长为了整顿园区,经过多方讨论,最后打造出深受群众喜爱的河马广场。广场的特色在于将地面当成水面,因此几乎只看得见河马上半部的身体,呈现河马水中游、互相嬉戏的画面,生动展现动物生活情境。


1

1

罗马尼亚诗人-米哈伊•爱明内斯库



爱明内斯库是罗马尼亚国宝级诗人,而这件作品也非常优美,脸孔随着这条路一年四季的景色改变而改变,诗人的眼神却一直明亮有力。如他的长诗《金星》里的诗句:“你们生活在狭隘的人世上/任凭命运的摆布/而我在我的世界里/感到永生不灭和凄凉”。



1

2

格兰奇茅斯《Kelpies》



来自格拉斯哥的艺术家Andy Scott专门从事大型公共艺术设施设计。Kelpies一套两个马头组成的,坐落在福斯-克莱德运河边上。灵感来自于凯尔特民间传说中的神马Kelpies。Scott以克莱兹代尔马为原型设计出了这对巨型马头。另外,这两座马头还有名字——Duke、Baron。Kelpies有10层楼那么高,如今已成为苏格兰的新地标性建筑物之一,同时马头里面的空间也是作为公共空间使用的。



1

3

英国:跳舞的蒲公英



英国雕塑家Robin Wight以钢丝为材料,塑造了一幅幅惊人的雕塑。



1

4

梵高的耳朵


“梵高的耳朵”这件公共雕塑作品2016年由艺术家组合Ingar Dragset与Michael Elmgreen的创造,并在纽约展出。展出结束后,K11艺术基金会就将其作为永久收藏展于广州K11。



1

5

Ambiguous



该项目位于波特兰Oregon动物园的教育中心前的Discovery广场上,设计师在这里安装了名为Ambiguous的艺术装置。该公共艺术品表达了教育中心的主题“小事物的重要性”,即强调小部分对整体的贡献。


设计师Rob Ley创作了一个由数百个小蝴蝶结组成的雕塑,这些设计元素都具有独特的弯曲角度,并通过铆钉组合成最终的整体形态。此作品的一部分设计灵感来源于生物的最初形态,如种子、孢子、卵和花粉,他们都具有迷人的构造和纹理特征,这些特征都是每个物种所独有的,相互比较时则显得相似。设计师最终为游览者打造出一个可以远观整体形态,近品小部件独特结构的大型雕塑。







 更多精彩.... 

现   场   一   起   发   现


往期回顾/Previous Articles

高孝午 | 当全世界还在模仿他的“标准时代”,他却已来到“再生”

《将一年四季搬到BIG艺术园,开启光影魔法世界》

《风口之下,公共艺术如何介入城市更新?

 ···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侵权联删








文章推荐
公共艺术博览会最后一天,今天逛展去! 这个宝藏艺术展,太适合周末打卡了 岭南美学会客厅主题展区 | 别开生面的生活美学场景 2023Urban Art Season -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Public Art Fair 11月17-20日 | 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呈现当代公共艺术生态 公共艺术,城市发展的新解法! PAF艺术库| 青年艺术家李基涛: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一座好玩的城市,会让你不自觉的放下手机! PAF现场 | 哇哈气模,给空间输入能量 活动回顾·论坛篇 | 第二期艺商往来精彩合集(2) 活动回顾·交流篇 | 第二期艺商往来精彩合集(1) PAF艺术库 | 90后艺术家王嘉成 PAF艺术库 | 黄鹿:赋予空间生命力的花艺装置艺术家 急需治愈力的时代,花艺装置将成商业空间破圈法宝 开幕现场|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在高德冬广场JAM SPACE开幕了! 新展明日开幕 | 伊始之际——YPA100公共艺术青年计划展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德国篇 PAF专访 | 暨南大学郑晓君:创作永不设限! 关于疫情下的艺术行业,我们替艺术从业者问了这几个问题! PAF专访 | 兰一:公共艺术创作需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发生关系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西班牙篇 就在广州,一场好玩又出片的艺术展12月1日开启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法国篇 艺商往来第二期 | 体验时代,如何打破艺术与商业的边界? PAF专栏 | 全球公共艺术政策 · 美国篇 PAF专访 | 青年艺术家D:艺术家的创作与空间、观众是一种动态协商的过程 专访 | 孙虎:公共艺术不仅是自然的艺术化,更是艺术的自然化 观点 |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 专访 | 潘奋:进驻大自然的公共艺术,将绿化变为文化 广州市规划委员会新成立建筑环境与公共艺术专业委 PAF专访 | 王中:公共艺术从来都不是妥协的艺术! 跨界联动 | “艺商往来”助推艺术与商业协同发展 公共艺术,构造新型乡村文化空间 广州落地湾区首个元宇宙政策、成立200亿元宇宙基金……产业有哪些新风向标? 数字艺术产业为什么在2022年集中爆发? 把公共走道“写”成诗,艺术家的脑洞太BIG了! 这位80后艺术家的奇思妙想,都在作品里了!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大众对公共艺术发展有新要求! “颜值即正义”适用于艺术圈吗? 后疫情时代,如何借力公共艺术扛过“疫情大考” 山东卡尔 | 这些“魔性”的动态雕塑,神奇又“治愈” PAF专访 | 夏天:技术变革时代,公共艺术将释放更多可能 在广州,赴一场公共艺术之约! PAF访谈 广东建艺公共艺术设计院 | 公共艺术正在迎来发展机遇 整装再出发 | 2022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12月1-4日开启新征程 承载广州文化强市建设新使命,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闭幕 不同维度看艺术 | 周末不想在家躺尸?来这里就对了! 全国首个公共艺术博览会今日启幕,5大主题展区联袂呈现“广州公共艺术时间” 论坛预告 | 「 城市开发中公共艺术的多重角色 」AART一间宅 × 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

COPYRIGHT (©) 2017 广州禾一展览策划有限公司_版权所有.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粤ICP备2021013578号